認證服務
聯系我們
-
-
北京坤標檢驗認證有限公司
業務咨詢:18101379028
總部電話:010-8463165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望京中環南路甲2號24層B2703
2020年以來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文件匯總(3)
作者:北京坤標認證機構 文章來源:http://www.quocnc.com 發布日期:2021-12-25 17:19:01 瀏覽次數:0次
地方層面:精準施策-推進落實
2020年以來地方發布的相關文件
2021.3.13 北京市發布《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十四五”發展目標: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持續下降,碳排放穩中有降,碳中和邁出堅實步伐,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北京示范。
重點任務:發布實施碳中和時間表路線圖,實現碳達峰后穩中有降,率先宣布碳達峰。研究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立法。制定應對氣候變化中長期戰略規劃。開展碳中和路徑研究。系統建立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和排放總量初步下降的“雙控”機制。完善低碳標準體系。強化二氧化碳與大氣污染物協同控制,實現碳排放水平保持全國領先。深化完善市場化碳減排機制,積極爭取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研究低碳領跑者計劃。優化造林綠化苗木結構,推廣適合本市的高碳匯量樹種,進一步增加森林碳匯。積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交流合作。推動產業綠色化發展。完善能源和水資源總量和強度雙控機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
2021.2.8 天津市發布《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十四五”發展目標: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重點任務: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制定實施力爭碳排放提前達峰行動方案,開展重點行業碳排放達峰行動,推動鋼鐵、電力等行業率先達峰。深化天津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市場建設,推動市場機制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中發揮更大作用。創新開展近零碳排放區建設。促進資源節約高效循環利用。嚴格實行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大幅降低能耗強度,嚴格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增速。
2021.9.27 天津市出臺《天津市碳達峰碳中和促進條例》
首部以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立法主旨的省級地方性法規。
2021.5.31 河北省發布《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十四五”發展目標與任務:制定實施碳達峰、碳中和中長期規劃,支持有條件市縣率先達峰。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打造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強化資源高效利用,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2021年重點任務: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制定省碳達峰行動方案,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推進碳匯交易,加快無煤區建設,實施重點行業低碳化改造,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光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600萬千瓦以上,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2%。
2021.9.20 河北省印發《關于建立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實施方案(試行)》
加快建立健全河北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實現降碳產品價值有效轉化,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盲目發展,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2021.4.9 山西省發布《山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十四五”發展目標:綠色能源供應體系基本形成,能源優勢特別是電價優勢進一步轉化為比較優勢、競爭優勢。
重點任務:實施碳達峰、碳中和山西行動。主動應對氣候變化,以市場化機制和經濟手段降低碳排放強度,制定我省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探索建立碳排放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加快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開展近零碳排放、氣候融資等各類試點示范。完善金融服務,適時推動碳稅改革試點。
2021.7.22 山西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
提出持續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加強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加快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奮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審議通過《省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省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細則》。
2021.9.7 山西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
要深入研究山西省碳排放結構特征、變化趨勢和影響因素,高質量編制山西行動方案,明確碳達峰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落細落實工作舉措。
2021.2.7 內蒙古自治區發布《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十四五”發展目標:生態文明制度不斷完善,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節能減排治污力度持續加大。
重點任務:堅持減緩與適應并重,開展碳排放達峰行動。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森林草原生態系統碳匯,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建立健全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深化低碳園區和氣候適應型、低碳城市試點示范,大力推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發展。探索重點行業碳排放達峰路徑,積極構建低碳能源體系,重點控制電力、鋼鐵、化工、建材、有色等工業領域排放,有效降低建筑、交通運輸、農業、商業和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排放,推動地方和重